咨询热线:
0391-3582387

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的思考

网站首页    技术交流    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自然灾害频发,城市工业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空气污染严重,特别是北京市年初的雾霾,严重影响了大半个中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突出,内涝事件频发;城市噪声污染、热岛效应严重、垃圾围城等等……,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生态环境已经进入高层次恶化,环境生态建设已迫在眉睫。形式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现在,很多城市的决策者、建设者和管理者对此有了清醒的认识,适时提出了城市生态理念,已有50多个城市正式向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发展改革委提出要建设生态城市。此外,全国以生态、低碳为目标的地级市达到259个,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城市的占到90%,以上还仅仅是统计资料的数据,但这些数据中多数还是停留在“形象工程”上,城市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生态建设任重道远。


一、城市环境生态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城市作为最大的人造物,重点表现在不能像自然生态那样简单地靠水、空气和阳光进行能量的循环和利用,维持生态的平衡和生物的繁衍和物种的进化,它需要从外界输入食品、原材料和能源来维持城市再生产,在输出产品的同时排出废物。部门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正效果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之一,即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以后,环境污染依然存在,从而造成环境持续恶化。城市对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原材料的需求、矿产资源的开发、运输对区域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同时,城市的排泄物会影响更大区域的动植物生存环境,造成一系列的环境恶化,从而严重影响城市发展。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0%左右,按照城市发展规律城镇化水平30%到70%是快速发展时期,也就是说在快速发展期内要有20%及其以上的农村人口要进入城市,这对城市本身尤其是大中型城市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功能区域的扩大,意味着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更小,生态环境更差。

城市作为人类未来重要的聚集地,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现有野蛮的、粗犷性的生产和建设方式,采用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坚持城市环境生态建设,才能使城市在其数量和规模上增加的同时,不至于造成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二、城市环境生态建设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强调生态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我们在目前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怎样去解决好发展和环境的一种辩证关系。中国城镇化走到今天,目前我们已经不可能回到原生态的从前。城市做为一个现实的存在,如何利用现有基础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创造适合我们生存的环境,体现“以人为本”。

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现代的城市工业文明而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对其环境带来颠覆性的改变。经济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导致城市人口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集结,先进的生产工具、高效率的生产工艺会使单位用地面积上的生产强度增加,在收入产出投入比效益的同时,增加耗能和碳排放,由此带来生态关系的失调,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相反单纯地追求和谐的生态关系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城市如果没有经济发展的支撑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城市生态环境也就无从谈起。

以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受教育的程度、千人拥有床位数、千人汽车拥有量……为标示的现代城市文明,会为人类带来舒适、方便的同时增加耗能和碳排放,带来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就像使用空调,虽然耗能增加了,但舒适度提高了,如果不使用必定会降低耗能,但舒适度也降低了,这也是无法接受的,我们不能为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放弃现代文明为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

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为我们生态建设提供改善的条件和手段,良好城市生态环境也会吸引人才、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集中,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也就是“保护环境也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为此我们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规律,从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出发,解决好人口、能源、水资源、污染控制和土地利用等主要的城市环境问题,确保城市健康、协调地发展;要有生态系统观念,把“由城市各部门、各因子相互联系组成的整个系统的最佳转化率”作为促进城市发展的标准,把城市规划建设成为一个由多种成分构成的有机系统,使各环节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协调健康发展。


三、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的科学观

城市环境的生态建设依附于城市的存在和发展,像底特律城市都破产了还谈什么城市的生态?城市的存在和发展就要遵循城市的发展规律,要有城市的产业和城市应有的职能,在更大的区域内有效地处理产业发展和城市环境的关系,合理组织城市的用地布局、道路交通、设施配置、水系绿化等,只有科学、合理、有效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才能使城市机能运转更有效,耗能更低,这是“本”,相反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基础上的城市环境生态建设无异于本末倒置。

“生态”、“绿色”、“景观”成为时下时髦的追求,不少城市把建设重点放在了修广场、建园林、引进昂贵树种上,有的地区为了美观甚至用水泥硬化城市的河床,表面上似乎突出了以人为本、宜人宜居的理念,实际上却违背了自然规律,导致城市生态功能的缺失。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实践和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非常好的启示,“相土尝水”,”法天象地”,把山、水做为城市空间构成要素,把山、水引入城市构图中,使山、水与城浑然一体,形成一个非常合适地域环境的城市特征,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各种人类活动和各种城市建设都秉承了师法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融于自然的一些手段,十分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建设活动中善借于物,借风、借水、借气,根据自然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把建筑与环境进行很好的融合,各种建设采用了“引、借、补”等手法(引水聚财、植树补基、建塔镇煞),而不是简单的借、抄、搬。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也要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在项目的规划建设上一定要慎之又慎,切忌草率从事,从而造成一个个的短命建筑和“胡子”工程,在耗费“无用能”的同时破坏城市机理和生态。济南市因担心地铁建设会对地下泉水的破坏,经过周密的地质勘查和多次反复的分析论证几度搁浅,其做法应该称赞,有人骂领导怕事、怕担责任,我认为“怕”是对的,“怕”是对未知事物、未知结果的担心,怕担责任也是对未知领域、对民众的“敬畏”,正是这种敬畏才会使我们少犯许多错误,而那种短命建筑、“胡子”工程往往出自于“出了问题我负责”而负不起责任的领导,正是这种“无知”才使他们“无畏”。生态建设中也不乏“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仅是生态概念的堆砌,强调概念,形式主义严重,忽视实际效果,导致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成了高投资建筑的代名词,甚至出现了“节能建筑能耗高”的怪象。所以城市环境生态建设中需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真抓实干的精神,有计划、按步骤的措施才能使其付诸实施并卓有成效。

四、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的思路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在扩大的同时(特别是产业集聚区建设如火如荼,用地粗犷),农村的建设用地并没有减少(半城市化现象,进城的农民享受不到医疗、住房、考学...等待遇,丢不掉农村的家),而其外的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区域就会缩小,即使城市的环境生态建设做好了,区域环境恶化,城市的环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为此,只有用统筹的思路集约节约用地,减少土地的浪费,保护我们的耕地、山野、丛林、湿地等生存环境是生态环境改善最根本的方法。

1、在城市规划方面要注重用地的综合性,上世纪70年代《马丘比丘宪章》在否定了《雅典宪章》没有考虑城市居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崇尚严格的功能分区而使城市失去活力的基础上,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认为城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要求“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人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但直到现在我们往往会热衷于城市用地功能区,强调工业的集聚性而忽视就业、生活的便利性,这样势必会造成钟摆式交通,既不利于减轻道路交通压力,又不利于节能降耗。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自然现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在一些城市中,政府采用行政干预的手段和大跃进的方式强调“退二进三”,人为地将工业区搬出城外,《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按工业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在水、大气和噪声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干扰程度将工业用地细分为三个中类,我认为城市中心区域用地中保留一部分“二产”中的一类工业用地还是可以的,这在方便就业的同时,对创造一个综合性、多功能性的城市环境有积极的作用,也是最佳土地利用格局的一种体现。

城市组团式结构是理想的城市用地布局形式,城市基本功能在组团内完成,区域内交通短而便捷明显低碳、节能,组团和环境结合紧密,更加体现了环境友好;组团间有快速的交通路网,加强组团之间的联系,体现经济的快速、高效。但这些组团间的绿地也常常因为有良好的环境、便利的交通而使投资者垂涎,怎么办?我想首先应将这些区域定义为“禁建区”,并细分这些区域,将道路、河流、湿地或者城市基础设施(如配电和高压走廊)放在这些区域,用地可以粗犷一些,留出城市生态通道。

为了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把地块的容积率作得很高,特别是城中村改造项目,造成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密度大,在配套设施区域内不减少的情况下,出现人均的环境、空间、绿地拥有量变小,造成新的“贫民窟”。城市规划是执行公共政策,要体现公众利益,在局部区域,特别是城中村改造项目上不能算小帐,要在更大的区域用地上求得利益的平衡,政府也不见得处处赚钱;个人认为保留一部分“城中村”也未尝不可,它对城市历史、传统、风貌的延续或许是个贡献,对此要加强管理,避免私自改、加建,充分利用区域内低层建筑的特点,组织开合空间,使其形成城市中的景观特色。

2、绿色建筑是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效途径。绿色建筑是以绿色生态、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有效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缓解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约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显著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所以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建筑特点,合理制定绿色建筑发展的规划和技术路线。绿色建筑对高效、节能,对改造生态环境有积极的意义。建筑是城市人工化最突出的一个标志,比如住宅、办公、生产厂房都是建筑,那么绿色建筑就是在建筑中的一种节能,是对城市环境生态改善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会直接推动城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一系列的作用。

3、建筑垃圾的处理只是简单的填埋,这是非常简单、粗犷而又影响环境的方式。垃圾在收集、运输、处理、再利用这一系列方面应做一些工作。比如,建筑垃圾在处理时注重资源化,像拆了房子的砖、混凝土,再进行粉碎后,可以代替混凝土和砌块中的“粗骨料”、“细骨料”,尽可能地把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国外在固体垃圾减量化上尝试用马铃薯替代塑料制成的包装用品,这样农民不光是在种植粮食,还可以生产工业原料了,农业的前景也就更乐观了,并且过程比生产塑料的煤化工、石油化工更生态更环保。

4、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一个城市人文素养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因此,加强道路生态绿化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城市道路如同人体的经络和血管,由主、次、支和毛细血管组成,规划就是要使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成为体系,在增加道路路网密度的同时,注重道路的系统性。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交通形式,不是一味的强调绿色交通、慢性系统,要给大家一个选择的权力,各行其道,才能经济有效。道路绿化不仅是美化道路的重要手段,更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之一,在保证道路(广场)绿地率不变的情况下,根据道路的走向优化道路断面,提高道路(广场)的绿化覆盖率,避免酷暑期烈日暴晒下路面(广场地面)能烤熟五花肉的现象。充分利用道路绿化吸收尾气、粉尘,净化空气,防减噪声,调节气候,遮阳,降温,从而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

5、城市生态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最直接、最简单也是最显著的办法,这对减少碳耗、增加碳汇,增加居住舒适度,美化城市景观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太阳能、风能利用、城市绿化、雨水污水再利用等方面。

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它在解决居住、办公热水使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在高层建筑上由于安装和成本等因素而使其推广受阻,极大地限制了太阳能在此方面的应用。这就需要政策上、管理上支持和多学科的综合,发展建筑太阳能一体化设计,有效开发、利用太阳能。现在许多地区在城市道路的信号灯和路灯方面对太阳能、风能综合利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城市绿化的“自然美”,“自然”表现在对野草和本土植物的崇尚和使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由于对当地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而得以生存,减少了后期人工浇水、施肥和养护等费用;城市绿化的“丰产美”,“丰产”就是在城市街道两旁长满丰产的果树和蔬菜,在校园里种植水稻,而不是病态的只开花不结果的外来珍奇物种,充分体现绿化的地域特色;城市绿化的“伟岸美”,“伟岸”就是建大树,大树可遮挡阳光,还有很好的降温作用;城市绿化的“立体美”,“立体”绿化就是像伦敦街头那样用铁丝网支撑着攀延的植物,尽量增加绿化的高度,在屋顶、墙面、地面、石缝,能长植物的地方都能让植物生长,让自然回归城市,从而提高人们在生活中的舒适度和亲切度;“秩序美”就是对绿化形式和种类进行管理,要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种类,即便是野草也不能“长了野草荒了庄稼”,通过合理、有效的组织,使城市绿化在点、线、面、体上形成有机的系统。

水是生命之源,但由于我们的“无知”和“不理性”,使得许多城市出现“水荒”和“水患”。城市大量的不透水路面、广场和院落地面硬化,严重地阻碍了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过度的地下水开采,建筑物基坑开挖排水,导致地下水收支量的失衡,区域性水位下降。为此要求我们在节约每一滴水的同时,加强对区域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和保护。

雨水是很好的淡水资源,可常常被我们当作“猛兽”防,当作“灾”排,我们是否可以减少一些硬质铺装,利用植草砖吸收一部分水分减少地表径流;像新加坡那样利用雨水浇花、洗车或者作为景观用水;像农村那样挖一个池塘做成河、湖、湿地,收集雨水用于灌溉我们城市的花草树木,利用绿化草地来涵养水分、补给地下水。这对改善区域小气候,优化城市环境景观具有重要作用。

在农村,人和动物粪便是很好的农家肥,而在城市却把它当作废水,怎样通过技术处理使“废”变成“肥”呢?我们是否可以借鉴韩国的做法做专门的处理,或者在源头上对进入下水管道的洗发水、浴液和洗涤剂等进行无害化生态的处理,把污水真正的当做肥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这样既节约了污水处理费用,又利于土壤增肥。

五、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建立城市环境生态建设和运营长效机制。 

1、城市环境生态建设要循序渐进。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面对纷繁复杂的城市生态问题,在城市环境生态建设中我们不能好高骛远,想一下子改变一切,这是不现实的。我们应从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着眼,从小处入手,而不是提宏大而空洞的目标。丹麦在其实践中适时提出阶段性环境目标,试验区内水的消费量减少10%、电消费量减少10%、通过建立60个堆肥容器回收10%的有机垃圾制作堆肥、回收40%的建筑材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也应该针对城市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提出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抓住重点、循序渐进,有计划分步骤地行动,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培养人才、教育公众、树立形象、凝聚人心,逐渐扩展到其他问题的解决。

2、建立技术保障体制,实现高效、节能。提高城市和建筑的空间利用率,是实现集约、节约最有效的手段,保证物尽其用,提高功能运行的效率,这样才有利于节能、降耗,才能提高产出投入比,实现城市环境生态良性循环。加大节能新产品的开发利用,太阳能技术在高层建筑运用存在障碍,虽然高层可以使用壁挂式太阳能,但壁挂式太阳能要比普通太阳能高三、四千块钱,这是因为本身成本高、市场销量小,所以价格也降不下来,政府可以进行一些资金补贴,让壁挂式太阳能进入高、超高层住宅,销量和利润也会增加,相对成本就会降下来,这对节能产品的推广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在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上,政府应该倡导、引导甚至干预。建立健全相对应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标准体系,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加快绿色建筑设计师、评估能源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要建立奖惩机制,健全体制,为新产品、新技术的实施提供前提条件。

3、全民参与的生态建设活动。特别是素质修养较高的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领导同志,规划、建设、园林和城市管理的人员,要用生态意识和节能行动影响民众;将生态的理念贯穿于我们的工作实际中,不要让河底硬化做景观成为我们“无知”的行动;要自觉养成节约、勤俭、朴素的工作、生活习惯,在衣食住行中抵制奢侈、浮华,拒绝浪费,从夏季室温不要定的太低,短距离出行不开车等细节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影响身边的人;让垃圾分类成为大家习惯,让扔掉的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尽可能让环境不再更多的恶化。杜绝使用一次性卫生筷、一次性笔、一次性包装袋、一次性……,实现低碳、节能、减排,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4、城市环境生态建设要突出个性特色。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不同的现实存在,即使相同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途径,这就构成了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的多样性,在此行动过程中自然会形成生态建设个性特色,进而会形成城市的个性特色,切忌跟风和一刀切。在生态建设中还要讲求艺术性,充分发挥民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注重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同步性,将生态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中,实现生态建设、城市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18年12月20日 09:39
浏览量:0
收藏

详细信息

0391-3586029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