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391-3582387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条件分析

网站首页    技术交流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条件分析

“三化”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中心和关键。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相辅相成,经济社会发展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能,生产力的进步,劳动效率的提高会从农业中解放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工业化在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城镇化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集约节约土地,释放更多的土地资源,为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提供条件。农业现代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工业化是动力,城镇化是引领。然而现阶段农村的生产建设模式又限制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也需要有更科学的态度和更生态的理念来解决在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做出切合当前并符合农村未来发展的规划设计成果来,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而不是简单的一味地照抄照搬。

一、农村生产建设现状

1、现阶段农村生产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的生产。包产到户的生产模式和30年不变的生产责任制,曾一度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了农业生产的投入,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但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和土地规模化经营,然而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严重地制约了生产效率提高,造成劳动力的浪费;由于责(责任制)、产(生产的主体)不一致,特别是有的地区人多地少,仅靠责任田很难发家致富,很多农户只能通过撂荒的形式从农村和农业中转移出来,其行为带来了一系列效益的损失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2、 城镇化进程的显著表现是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同时农村人口的减少,然而现实的情况城镇规模“大”了,村还没有“小”,城镇化了的农民工由于所在城市的购房、社保、子女就学、养老等福利待遇上的种种限制,总有一种身在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缺少生活保障,“城里一片天,家中一份田”成为他们的无奈之举;跳出寒门的农家子弟,由于父母在农村,根在农村,他们不忍抛下祖业,在村里留下一个个“空穴”,形成大量“闭门户”和“空心村”;更有一些农村出来的成功人士,富贵后荣归故里,“城里有房产,村中有基业”,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城镇化质量。

3、农村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一是基础设施的配套跟不上,农民有新房无新村,住着新房、踩着泥路,环境污染严重、自来水、天然气普及率低,垃圾废物处理不科学、不完善等;二是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跟不上,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建设等社会事业发展建设严重滞后,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行路难、养老难等成为影响农村生活的拦路虎;三是区域交通设施不完善,地理偏僻、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生产、生活资料运不进来,农民生产的果实和产品运不出去,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致使农业及其相关的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现阶段农村规划存在的问题

1、综观现阶段各个层次的规划,其规模无不在增加。规模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人口茫然、无序流动为我们的人口规模计算带来空前的难度,部分官员好大喜功和设计人员不负责任,没有准确人口流动调查分析,只是在小区域内的平衡,煞有介事拿出好几个模型论证他们的“错误”数据,甚至是简单的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出现了县域各镇规划的人口总和大于县域规划人口的总和,市域各县规划的人口总和大于市域规划人口的总和,省域各市的规划的人口总和大于省域规划人口的总和的奇怪现象……。

人口规模计算“过大”对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和生态承载力会有一定好处(只是不集约节约,但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基础和平台),但农村社区计算的过大时,只会浪费土地甚至是耕地资源,严重影响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不有利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2、由于重视层次的不同,设计单位也因费用、人才、成本等因素限制,使得村镇规划被弱化甚至是漠视。在村镇规划方面缺少分析研究,设计人员的规划成果也只是在低水平上重复,不管区域环境和现状地形特征,只是横平竖直画上几条路把房子摆进去,形成一个个豆腐块,没有起码的道路分级,空间环境组织,千村一面,没有特色、没有乡土气息和地域特点,在丝毫不顾忌农民主观意愿的情况下,贸然地把一整套的城市规划的概念和手段一股脑地带到农村去。这种“照猫画虎”和不负责任的做法并没有从实质上、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相反给农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农村和农业生产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生产配套设施。要求有种子、化肥、农药的供应与服务,要求有生产机具如犁、镰、耙、叉(现在的播种机、收割机等)买卖与维修,要求有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副产品的收储和加工……,然而那种没有农村生活经历,又不调查研究地将城市产业一股脑地搬到农村的做法,怎么能符合农村发展的需求,又怎么能有农村特点和地域特色?

4、在规划中的“拆村并点”没有过程性的措施。对“拆”的可能性,“并”的必然性缺少分析研究。我们对要拆的村庄有没有进行可能性分析呢?要拆的房屋有可能是他几辈人流下来的祖屋,也有可能是他呕心沥血、累脱了一层皮新盖的楼房,我们忍心吗,他们愿意吗?在拆的村庄中有没有古树名木,有没有群体性记忆物,仅是考虑拆迁建设成本呢?还是要考虑综合效益,生态环境影响。

“并”不是简单的人口集聚,“并”的位置是否具有良好的区位、便利的交通,是否在村镇布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必然性;“并”进去的人口对其规模是否存在门槛,是否能集约节约使其利益的最大化。

5、基础设施配套方面规划也是简单地模仿城市,没有考虑农村实际,也没有考虑农村的特点。水、电、气一应俱全(没有“暖”,在现代文明的今天难道还要让穿着棉袄、围着火盆,坐在比室外还冷的屋里看电视吗?),污水、垃圾包括庄稼的秸秆只是一味地排,什么“村收集、乡转运、县填埋”,殊不知排出去有可能是宝贝,埋下去的是能源,这些完全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使其变成沼气和肥,使其无害化、资源化。而那种简单、粗暴地将城市的粗犷、不集约节约的废物处理方式移植到了镇和农村的做法,只会在在浪费能源的同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三、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应从以下方面重点研究和分析

新型农村社区以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主导,农民自愿为原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让农民主动到社区购房建房,交出原来的旧宅用于复耕。是实现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有效途径。但农村社区的规划毕竟不同于城市和镇的规划而有其特殊性,在规划设计中也要考虑到规划的延续性,要和以往所做的村镇体系规划、村庄布局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的有机衔接,要认真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其规划产生的影响。

1、建立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相适应的生产经营模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现阶段只有实行土地流转或者适时调整农村生产责任制(期限满后调整或者提前调整给予经济上的补偿)以适应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否则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会由于规模过大造成的居住与生产距离过远从而导致成本增加,遭到农民的反对。

2、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与城镇化质量休戚相关。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前提是城镇化和城镇转化率,城镇化是“引领”,是三化协调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为此应特别注重城镇化的质量,尤其是对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全国10.7个百分点而年增速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的河南来说。打破现阶段的二元结构和户籍管理制度的人为束缚,尽快完善在城市中就业人员的购房、社保、子女就学、养老等福利待遇制度,让城镇成为真正的“引力”, 让进城没有后顾之忧,心甘情愿地丢掉在农村的“穴”和“业”,集约节约土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适应我国快速城镇化阶段的需要。城镇化水平30~70%是快速城镇化的阶段,现在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为47%左右,河南的城镇化水平为40.6%,正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这时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怎么能用相对静止的观点来对待快速发展的阶段性的问题,这无异于刻舟求剑,我们规划期限是20年,那么20年以后呢,可永久性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是50年,使用权限是70年,怎么办?只有正确、客观地看待城镇转化率,认清发展的区域性和不平衡性,认真研究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才能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做出正确的、切合实际的规划来。在“拆”与“并”的中,也要根据农民的意愿,重视其动态性和过程性,“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能不管房屋新旧一刀切地拆,这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失去农民的支持而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受阻。

4、新型农村社区在选址上一定要慎重地研究和论证,要区别对待。在城市周边的村庄原则上不要再做农村社区,要充分利用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优势,“人往城市中去,工业往集聚区中走”,形成集聚效应,同时也可城市外围形成绿环,为城市创造一个良好外部生态环境;在县(市)域的农村社区布局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居民生活习惯和现有建设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优先选择区位好、交通便利的地域,规模尽可能地大,一方面有利于公共设施和公用设施的配套,另一方面有利于规模化经营和节约成本;同时充分利用山前空地、废弃地,避免选址于滩涂、滞洪区等低洼地……

5、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选择上要因地制宜,不宜大而应在特色上下功夫。农村社区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解决富余劳动力和农闲时节的就业问题,解决家中有老弱病残需要人照顾就近就业的难题;选择上与城市产业错位发展,选择生态农业体验观光旅游、农家乐等,在其服务城市的市场中谋求自身的发展;应注重有产业基础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 适合自身发展条件的 “近农产业”和地域特点的手工业制作业,而不是简单地承接城市甚至是东部发达地区转移下来的建材、化工、机械制造等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在没有任何产业基础和优势前提下,浪费资源,污染了环境,破坏了农村地区的生态平衡。

6、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切忌照抄照搬。引用城市社区的管理理念,但不是城市高楼大厦简单的复制,也不是简单的先进地区的翻版。社区建设要根据农民的意愿选择适合当地的形式,不是简单的地面硬化、生硬的花池、名贵的树种和抽象的雕塑,有许多传统的做法是很好的,其做法本身就体现了资源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果改掉原本合理的做法,无异于舍本逐末。如人和动物的粪便处理方式上,其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农家肥,即使是用抽水马桶,也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回收利用,如果只是照搬城市的做法,设计污水管网甚至是污水处理厂,那么在增加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同时,污染了环境而得不偿失。在此我们可以利用粪便建立沼气池,也可以借鉴韩国的“厕所革命”的做法,“村里的每家每户都安装了‘粪便化解器’,建房时将其埋在地下,与厕所的管道相连,粪便进入容器后,通过电器化解,不仅可以消除异味,而且还能发酵成为优质肥料”。

7、加强对古镇名村和记忆场所的保护,建构地方文化认同感。对古镇名村应该重视协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社区规划建设中可以原址保护,也可以采取城外城、村外村的形式予以保护;保留群体的忆场场所,不能搞大拆大建,对古树名木、古建(构)筑物、标志广场、群知性场所等应予重点保护,使社区的建设各有特点,各有风格,避免“千村一面”、互相抄袭;认真对待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保存地方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增加地方文化认同感,传承华夏文明。


2018年12月20日 09:43
浏览量:0
收藏

详细信息

0391-3586029

新闻中心